中正大學生成式AI高峰論壇登場 揭示AI如何從自動化走向創新驅動 引領下一波產業升級
(圖/ 本報記者翻攝)
國立中正大學於17日在教育部新南向計畫支持下舉辦「生成式AI之發展與應用國際會議」,吸引臺灣與南亞多國產官學研代表與會。論壇由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博士主持,聚焦生成式人工智慧在產業創新、智慧治理、能源安全與城市韌性等多領域的應用前景。與會學者指出,生成式AI正引領全球科技與治理邁入系統性變革,成為產業競爭與公共政策規劃的核心推力。

(圖/ 本報記者翻攝)
本次論壇邀集多位產業與學術界的重要講者,共同分享前沿觀點。緯創資通董事長暨執行長辦公室行政特助馬凱薩以企業實務視角解析生成式AI如何加速企業營運模式重組,尤其在供應鏈管理、全球營運與數位轉型中已成為競爭力關鍵。雲科大哈札希教授提出「情緒化AI」概念,說明生成模型在語意理解與人機互動方面的突破,有望帶動醫療、交通與生活服務等領域的體驗革新。中正大學阮文齡教授則強調生成式AI於能源治理、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與城市防災的實務應用,在強化國家韌性方面具備重要政策價值。雲科大桑亞倫特聘教授則從國際研究發展趨勢指出,生成式AI正推動企業從傳統自動化邁向知識創新與智能決策,預示智慧組織演化的下一階段。

(圖/ 本報記者翻攝)
校方表示,此次論壇不僅促進臺灣與南亞區域的科研交流,也展現中正大學在前瞻AI研究與國際連結上的長期投入,呼應蔡少正校長所推動的國際視野與跨域合作策略。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指出,生成式AI的挑戰橫跨科技、產業、治理與社會,唯有透過跨學門與跨國整合,才能使研究成果更貼近社會需求,進而打造更具韌性與永續性的治理與產業環境。
中正大學進一步強調,在全球科技快速演進下,大學的角色正從教育機構走向跨國協作平台,承擔人才培育、科技應用與社會實踐的多重任務。透過本次論壇,校方期待深化人才交流與研究合作,培育具備跨域整合力與國際競爭力的新世代人才,並在全球AI技術浪潮中持續展現臺灣的科研能量與國際影響力。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