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首場海外特展「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於9月11日晚間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揭幕,象徵臺灣文化外交邁入新里程。此次展覽精選131組件珍貴文物,其中人氣國寶〈翠玉白菜〉首次登上歐洲舞台,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多寶格〉等經典展品同場亮相,吸引捷克及國際觀眾目光。

blog_content_image1757646253761075272.jpg

(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開幕式現場嘉賓雲集,包括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文化部次長卡什帕爾(David Kašpar)、環境部次長列維(Eduard Levý)、捷克國家博物館總館長盧卡其(Michal Lukeš);以及來自臺灣的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故宮院長蕭宗煌、副院長余佩瑾、訪團代表楊瓊瓔、陳秀寳、林憶君委員,以及外交部長林佳龍、文化部長李遠等人,共同見證臺灣文化外交的重要時刻。

blog_content_image17576462671894730653.JPG

(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院長蕭宗煌致詞表示,本次展覽凝聚跨國合作心力,特別感謝捷克國會領袖及兩國外交、文化部門支持,也感謝立法院江啟臣副院長、林佳龍部長、李遠部長親臨現場。他強調,展覽不僅深化臺捷文化交流,更展現民主社會間理解與友誼,讓觀眾透過文物欣賞文化之美,感受其背後故事與內涵。

blog_content_image17576462841029673950.JPG

(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蕭院長回顧,2005年策劃「千面福爾摩沙-臺灣的自然與傳統特展」在捷克展出,二十年後再度將故宮精粹文物帶至布拉格,內心感動。他表示,「藝術無國界」,文化能跨越語言與地域界線,讓人理解彼此,也認識自己。未來故宮亦將規劃捷克文物來臺展出,持續以開放多元態度與世界對話,成為連結臺灣與國際的文化橋樑。

blog_content_image1757646309879474333.JPG

(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捷克國家博物館總館長盧卡其表示,2003年初訪故宮時便萌生將國寶帶至捷克展出的夢想。二十年後〈翠玉白菜〉首次登上歐洲舞台,與百餘件文物同場展出,象徵臺捷雙方信任與深厚友誼。他強調,「故宮不會把珍貴藏品借給非真正的朋友」,此次展覽的成功亦印證了這段長達二十年的夢想旅程。

blog_content_image17576463231849095574.jpg

(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20年後故宮文物終於在捷克展出,他深受感動。開幕當日,臺灣國樂團演出民謠及交響曲,包括融合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第二樂章及戲劇《寶島辦桌》的音樂會,展現臺灣文化多元包容性。他說,「我真的覺得很驕傲」。

blog_content_image1757646339370102508.JPG

(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表示,展覽響應外交部與文化部推動的「2025歐洲臺灣文化年」,至12月31日於捷克國家博物館舉辦,策展理念以「以文物說故事」為主軸,規劃十大主題單元,包括「翠玉白菜」、「皇室微型收藏」、「透光古鏡」、「赤壁懷古」、「文人的日常生活」、「清明盛世下的庶民」、「宮廷藝術中的貓」、「異獸獻祥瑞」、「東方的神鬼傳奇」及「鯉魚躍龍門」。展覽期望透過文物及故事連結東方文化內涵與歐洲觀眾情感共鳴,開啟跨文化對話,展現臺灣多元、開放且充滿魅力的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