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市佔率達到多少比率時就無法進入競爭」這個問題,可以從市場競爭結構與反壟斷(反托拉斯)法規的角度來探討。

1. 詳如圖表:

2. 何時會形成「無法進入競爭」的壟斷?

這通常發生在以下情況:
• 網路效應強(如Facebook、Google):市佔率超過 60–70%,用戶越多越難被取代。
• 資源壟斷:如電信、電力等基礎設施業,天然就具高度進入障礙。
• 專利或法規護城河:如藥品產業擁有專利權,市佔率高時幾乎封鎖新進者。
• 平台經濟規模壓制:如 Amazon,靠規模與資料優勢打壓小競爭者。



3. 法律觀點:何時被認定為壟斷?

在不同國家,法律會根據市佔率來評估壟斷與反競爭行為的可能:
• 美國反托拉斯法:通常認為超過 70% 市佔有壟斷傾向,會進行調查。
• 歐盟競爭法:視超過 40–50% 市佔為潛在主導地位(dominant position)。
• 台灣《公平交易法》:若單一事業占有市場三分之一以上,可能被認定為具有市場支配力。



結論:

當市佔率超過 50%,競爭壓力顯著增加;超過 70% 時,新進者「實質上」可能難以進入市場,但不是法律上完全禁止競爭。

是否能進入競爭,取決於:
• 市場結構(例如網路效應)
• 技術與資本門檻
• 法規是否介入保護競爭
• 消費者是否有替代選擇

如果你有特定產業(如電商、電信、食品、金融等),我可以提供更具體的分析。
📮Q : 「市佔率達到多少比率時就無法進入競爭」這個問題,可以從市場競爭結構與反壟斷(反托拉斯)法規的角度來探討。 1. 詳如圖表: 2. 何時會形成「無法進入競爭」的壟斷? 這通常發生在以下情況: • 網路效應強(如Facebook、Google):市佔率超過 60–70%,用戶越多越難被取代。 • 資源壟斷:如電信、電力等基礎設施業,天然就具高度進入障礙。 • 專利或法規護城河:如藥品產業擁有專利權,市佔率高時幾乎封鎖新進者。 • 平台經濟規模壓制:如 Amazon,靠規模與資料優勢打壓小競爭者。 ⸻ 3. 法律觀點:何時被認定為壟斷? 在不同國家,法律會根據市佔率來評估壟斷與反競爭行為的可能: • 美國反托拉斯法:通常認為超過 70% 市佔有壟斷傾向,會進行調查。 • 歐盟競爭法:視超過 40–50% 市佔為潛在主導地位(dominant position)。 • 台灣《公平交易法》:若單一事業占有市場三分之一以上,可能被認定為具有市場支配力。 ⸻ ✅ 結論: 當市佔率超過 50%,競爭壓力顯著增加;超過 70% 時,新進者「實質上」可能難以進入市場,但不是法律上完全禁止競爭。 是否能進入競爭,取決於: • 市場結構(例如網路效應) • 技術與資本門檻 • 法規是否介入保護競爭 • 消費者是否有替代選擇 如果你有特定產業(如電商、電信、食品、金融等),我可以提供更具體的分析。
Like
1
· 0 Comments ·0 Shares ·498 Views ·0 Reviews
MGBOX https://magicbox.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