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正大學企管系各類評超越群倫!

    中正大學MBA(企業管理學系)的評比可參考《遠見》2024年大學排行榜,中正大學在「人文社科類」中排名第三,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過去,《快樂工作人》雜誌曾將中正大學的EMBA評為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此外,在國際排名上,中正大學有多個學科,如「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等,都位居全球排名之中,顯示其在特定領域的學術實力。
    國內排名

    《遠見》2024年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人文社科類:第三名
    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的國立大學

    《快樂工作人》雜誌:
    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
    國際排名(學科排名)

    《QS學科排名》
    上榜學科: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
    排名依據:學術聲譽、雇主聲譽、研究論文引用次數等

    總體評比
    中正大學的MBA課程涵蓋廣泛的領域,但具體評價仍需考量個人需求和科系特色。
    對於想提升學術實力或尋求國際視野的學生而言,中正大學MBA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正大學 #中正MBA #中正招生 #CCU
    中正大學企管系各類評超越群倫! 中正大學MBA(企業管理學系)的評比可參考《遠見》2024年大學排行榜,中正大學在「人文社科類」中排名第三,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過去,《快樂工作人》雜誌曾將中正大學的EMBA評為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此外,在國際排名上,中正大學有多個學科,如「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等,都位居全球排名之中,顯示其在特定領域的學術實力。 國內排名 《遠見》2024年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人文社科類:第三名 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的國立大學 《快樂工作人》雜誌: 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 國際排名(學科排名) 《QS學科排名》 上榜學科: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 排名依據:學術聲譽、雇主聲譽、研究論文引用次數等 總體評比 中正大學的MBA課程涵蓋廣泛的領域,但具體評價仍需考量個人需求和科系特色。 對於想提升學術實力或尋求國際視野的學生而言,中正大學MBA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正大學 #中正MBA #中正招生 #CCU
    Like
    3
    · 0 留言 ·0 分享 ·125 瀏覽次數 ·0 評論
  • 中正大學企管系各類評超越群倫!

    中正大學MBA(企業管理學系)的評比可參考《遠見》2024年大學排行榜,中正大學在「人文社科類」中排名第三,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過去,《快樂工作人》雜誌曾將中正大學的EMBA評為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此外,在國際排名上,中正大學有多個學科,如「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等,都位居全球排名之中,顯示其在特定領域的學術實力。
    國內排名

    《遠見》2024年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人文社科類:第三名
    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的國立大學

    《快樂工作人》雜誌:
    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
    國際排名(學科排名)

    《QS學科排名》
    上榜學科: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
    排名依據:學術聲譽、雇主聲譽、研究論文引用次數等

    總體評比
    中正大學的MBA課程涵蓋廣泛的領域,但具體評價仍需考量個人需求和科系特色。
    對於想提升學術實力或尋求國際視野的學生而言,中正大學MBA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正大學 #中正MBA #中正招生
    中正大學企管系各類評超越群倫! 中正大學MBA(企業管理學系)的評比可參考《遠見》2024年大學排行榜,中正大學在「人文社科類」中排名第三,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過去,《快樂工作人》雜誌曾將中正大學的EMBA評為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此外,在國際排名上,中正大學有多個學科,如「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等,都位居全球排名之中,顯示其在特定領域的學術實力。 國內排名 《遠見》2024年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人文社科類:第三名 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的國立大學 《快樂工作人》雜誌: 2004年「最受歡迎EMBA」:全國第八名 國際排名(學科排名) 《QS學科排名》 上榜學科:古典文學與古代史、社會學、法律、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 排名依據:學術聲譽、雇主聲譽、研究論文引用次數等 總體評比 中正大學的MBA課程涵蓋廣泛的領域,但具體評價仍需考量個人需求和科系特色。 對於想提升學術實力或尋求國際視野的學生而言,中正大學MBA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正大學 #中正MBA #中正招生
    Like
    1
    · 0 留言 ·0 分享 ·97 瀏覽次數 ·0 評論
  • 國立中正大學 115 企業管理碩士專班MBA招生說明會-中正大學招生說明會!中正企管MBA招生說明EMBA中正碩士招生NCCU 中正招生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中正大學 #MBA #企管研究所 #研究所升學 #在職進修 #中正招生 #企管碩士 #台灣MBA #EMBA
    國立中正大學 115 企業管理碩士專班MBA招生說明會-中正大學招生說明會!中正企管MBA招生說明EMBA中正碩士招生NCCU 中正招生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中正大學 #MBA #企管研究所 #研究所升學 #在職進修 #中正招生 #企管碩士 #台灣MBA #EMBA
    Like
    Angry
    3
    · 0 留言 ·1 分享 ·3K 瀏覽次數 ·0 評論
  • 中正大學鄭祥麟 教授簡介

    鄭祥麟教授目前擔任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任教授,並兼任該系「在職專班/碩士在職專班」的執行長。 
    他的教育與研究背景如下:
    • 學士: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學士(1998 年7月) 
    • 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2000 年7月) 
    • 博士: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策略組博士(2005 年1月) 

    研究專長與教學領域

    鄭教授的研究專長包括:
    • 台商中小企業國際化 
    • 企業 B2B 行銷 
    • 企業創新策略與市場機會定位 

    他在教學上開授的課程則包含:
    • 企業概論 
    • 策略行銷(全英文授課) 
    • 策略管理(MBA) 
    • 組織創新與市場定位(全英文授課) 
    • 組織理論與管理(碩士班)/中小企業策略(博士班) 

    教育使命與專班願景

    在擔任在職專班執行長期間,鄭教授曾公開指出台灣在職 MBA/EMBA 教育所面臨的挑戰:許多課程被視為「社交平台」或「人脈交換場所」,而非真正的學習場所。 
    他認為:
    • 在職管理教育應回歸本質——「透過系統化課程設計,訓練中高階主管的決策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 學位不只是一張紙,更代表一種「思維模式的提升」。 
    • 他倡導的 MBA/EMBA 課程不僅要有商管理論的深度,更要與產業實務接軌,並具備國際視野。 

    代表性成就與活動亮點
    • 在 2023 年「超級 CEO 趨勢論壇」中,作為專班執行長,鄭教授主持該論壇並指出其高階主管參與熱烈,課程設計跨領域、深度實務化。 
    • 他在處理 「在職教育是否淪為人脈班」的社會質疑時,也明確表示課程重在思考模式,而非僅活動或參訪。 
    • 他推動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在職專班取得國際認證(如 AACSB)並提升學程含金量,使取得學位者具備升學、進修、轉職的能力。 

    為什麼值得關注?
    • 地理位置:位於 嘉義縣 民雄鄉的中正大學,雖非臺北一線都市學府,卻在鄭教授帶領下,讓在職專班具備「國際認證 + 產業實務連結」的競爭優勢。
    • 教育定位:在職專班的學員多為企業中高階主管、具有實務背景,鄭教授的課程與理念正好回應「工作中進修」的需求。
    • 思維轉型:在 AI、數位化、全球化快速變化的時代,他主張教育不能只教「現在做什麼」,更要教「怎麼思考」。




    鄭祥麟教授不僅是一位商管學者和教育工作者,更是中正大學在職專班的重要推手。他以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視角,努力讓在職 MBA/EMBA 課程從「人脈交流」回歸為真正「管理思維訓練」的基地。對於有志於企業管理進修、高階主管深造或產業轉型的人士而言,他的工作與理念,值得關注。

    #鄭祥麟
    #中正大學
    #中正大學招生
    圖:遠見雜誌
    中正大學鄭祥麟 教授簡介 鄭祥麟教授目前擔任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任教授,並兼任該系「在職專班/碩士在職專班」的執行長。  他的教育與研究背景如下: • 學士: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學士(1998 年7月)  • 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2000 年7月)  • 博士: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策略組博士(2005 年1月)  研究專長與教學領域 鄭教授的研究專長包括: • 台商中小企業國際化  • 企業 B2B 行銷  • 企業創新策略與市場機會定位  他在教學上開授的課程則包含: • 企業概論  • 策略行銷(全英文授課)  • 策略管理(MBA)  • 組織創新與市場定位(全英文授課)  • 組織理論與管理(碩士班)/中小企業策略(博士班)  教育使命與專班願景 在擔任在職專班執行長期間,鄭教授曾公開指出台灣在職 MBA/EMBA 教育所面臨的挑戰:許多課程被視為「社交平台」或「人脈交換場所」,而非真正的學習場所。  他認為: • 在職管理教育應回歸本質——「透過系統化課程設計,訓練中高階主管的決策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 學位不只是一張紙,更代表一種「思維模式的提升」。  • 他倡導的 MBA/EMBA 課程不僅要有商管理論的深度,更要與產業實務接軌,並具備國際視野。  代表性成就與活動亮點 • 在 2023 年「超級 CEO 趨勢論壇」中,作為專班執行長,鄭教授主持該論壇並指出其高階主管參與熱烈,課程設計跨領域、深度實務化。  • 他在處理 「在職教育是否淪為人脈班」的社會質疑時,也明確表示課程重在思考模式,而非僅活動或參訪。  • 他推動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在職專班取得國際認證(如 AACSB)並提升學程含金量,使取得學位者具備升學、進修、轉職的能力。  為什麼值得關注? • 地理位置:位於 嘉義縣 民雄鄉的中正大學,雖非臺北一線都市學府,卻在鄭教授帶領下,讓在職專班具備「國際認證 + 產業實務連結」的競爭優勢。 • 教育定位:在職專班的學員多為企業中高階主管、具有實務背景,鄭教授的課程與理念正好回應「工作中進修」的需求。 • 思維轉型:在 AI、數位化、全球化快速變化的時代,他主張教育不能只教「現在做什麼」,更要教「怎麼思考」。 ⸻ 鄭祥麟教授不僅是一位商管學者和教育工作者,更是中正大學在職專班的重要推手。他以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視角,努力讓在職 MBA/EMBA 課程從「人脈交流」回歸為真正「管理思維訓練」的基地。對於有志於企業管理進修、高階主管深造或產業轉型的人士而言,他的工作與理念,值得關注。 #鄭祥麟 #中正大學 #中正大學招生 圖:遠見雜誌
    Like
    2
    · 0 留言 ·0 分享 ·2K 瀏覽次數 ·0 評論
  • 發布日期 : 2025-06-18
    「人生就像一本書,精彩的內容與厚度,是可以靠自己創造的。」新任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董事長的陳金樹,用自身生命歷程見證這句話的力量。出身嘉義鹿草,家境小康,高中畢業後便獨自北上工作,從工廠做起,靠著不服輸的拚勁與目標導向的性格,一路從組長、廠長做到創業經營者,最終創立興達建設,成為地方知名企業家,也擔任過台北地區青商會會長,展現領導與實踐力。
    憶起童年艱苦,他曾說:「小時候吃過田鼠,穿得舊舊的,那些記憶讓我知道『自信』對孩子有多重要。」正因如此,他始終相信改變要從教育做起。他自創業穩定後這20年來,積極投入地方教育公益,不僅長年提供鹿草國小、國中、東石高中學生獎助學金,也資助竹崎高中體育班、機器人社團參賽經費。他說:「給孩子舞台,創造表現的機會,能改變他們的未來,也可能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陳金樹分享,自己返鄉後,有一次在鹿草遇見一位學弟,對方特別上前致謝,原來曾受益於他所設立的獎助學金。「聽到那句感謝,我真的很高興,也深刻感受到一點善意的播種,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未來。」他強調,教育扶助不是短期行善,而是讓善意在一代代學生之間流動、傳承,產生長遠的影響力。
    他指出,當時東石高中為鼓勵學生成績精進,特別設立升學獎學金,他也積極響應,提供資源支持優秀學生。他更長期贊助竹崎高中體育班的羽球隊與田徑隊參賽,強調除了學業表現,更看重學生的人格養成與品德教育。他也協助竹崎高中成立FRC機器人團隊,投入AI與機械實作的競賽資源;甚至從基層培育扎根,在社口國小推動棒球隊與足球隊成立,期望透過運動與團隊合作的歷程,培養孩子們的品格與抗壓能力。
    對學習的重視,也體現在他返鄉後重返校園的選擇。他因欽佩中正大學校園建築之美而興起念書的念頭,先完成吳鳳大學學業後,再入學中正大學EMBA。「EMBA的學習讓我把理論帶回企業實踐,像是建置資料庫等應用,實用又扎實。」他感謝中正師長的用心,他也感性地說:「能在即將進入暮年之際遇到如兄如父般的周登楊教授,是人生最大的幸運與祝福。」
    身為中正學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金樹不僅積極引進企業資源、協助學校研究與獎助學金運作,更發揮聯誼與橋接的角色,讓學術與產業有更多合作契機。他說:「既然要接手,就要深入了解,讓老師研究有經費、學生學習無後顧之憂,這才是真正的貢獻。」
    對學弟妹,他則勉勵:「為人不可貪,為商不可奸。若想做善事,先有手中錢。」他強調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堅持與不怕吃苦,才是通往夢想的關鍵。

    #同濟會
    #中正大學
    #中正大學MBA
    #中正大學招生
    #嘉義縣同濟會會長
    #台灣機械公會副理事長魏坤池


    原文:https://www.ccu.edu.tw/p/406-1000-75661,r981.php?Lang=zh-tw
    發布日期 : 2025-06-18 「人生就像一本書,精彩的內容與厚度,是可以靠自己創造的。」新任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董事長的陳金樹,用自身生命歷程見證這句話的力量。出身嘉義鹿草,家境小康,高中畢業後便獨自北上工作,從工廠做起,靠著不服輸的拚勁與目標導向的性格,一路從組長、廠長做到創業經營者,最終創立興達建設,成為地方知名企業家,也擔任過台北地區青商會會長,展現領導與實踐力。 憶起童年艱苦,他曾說:「小時候吃過田鼠,穿得舊舊的,那些記憶讓我知道『自信』對孩子有多重要。」正因如此,他始終相信改變要從教育做起。他自創業穩定後這20年來,積極投入地方教育公益,不僅長年提供鹿草國小、國中、東石高中學生獎助學金,也資助竹崎高中體育班、機器人社團參賽經費。他說:「給孩子舞台,創造表現的機會,能改變他們的未來,也可能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陳金樹分享,自己返鄉後,有一次在鹿草遇見一位學弟,對方特別上前致謝,原來曾受益於他所設立的獎助學金。「聽到那句感謝,我真的很高興,也深刻感受到一點善意的播種,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未來。」他強調,教育扶助不是短期行善,而是讓善意在一代代學生之間流動、傳承,產生長遠的影響力。 他指出,當時東石高中為鼓勵學生成績精進,特別設立升學獎學金,他也積極響應,提供資源支持優秀學生。他更長期贊助竹崎高中體育班的羽球隊與田徑隊參賽,強調除了學業表現,更看重學生的人格養成與品德教育。他也協助竹崎高中成立FRC機器人團隊,投入AI與機械實作的競賽資源;甚至從基層培育扎根,在社口國小推動棒球隊與足球隊成立,期望透過運動與團隊合作的歷程,培養孩子們的品格與抗壓能力。 對學習的重視,也體現在他返鄉後重返校園的選擇。他因欽佩中正大學校園建築之美而興起念書的念頭,先完成吳鳳大學學業後,再入學中正大學EMBA。「EMBA的學習讓我把理論帶回企業實踐,像是建置資料庫等應用,實用又扎實。」他感謝中正師長的用心,他也感性地說:「能在即將進入暮年之際遇到如兄如父般的周登楊教授,是人生最大的幸運與祝福。」 身為中正學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金樹不僅積極引進企業資源、協助學校研究與獎助學金運作,更發揮聯誼與橋接的角色,讓學術與產業有更多合作契機。他說:「既然要接手,就要深入了解,讓老師研究有經費、學生學習無後顧之憂,這才是真正的貢獻。」 對學弟妹,他則勉勵:「為人不可貪,為商不可奸。若想做善事,先有手中錢。」他強調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堅持與不怕吃苦,才是通往夢想的關鍵。 #同濟會 #中正大學 #中正大學MBA #中正大學招生 #嘉義縣同濟會會長 #台灣機械公會副理事長魏坤池 原文:https://www.ccu.edu.tw/p/406-1000-75661,r981.php?Lang=zh-tw
    Like
    2
    · 0 留言 ·0 分享 ·3K 瀏覽次數 ·0 評論
  • 安平會五年深耕台南
    數位火柴點亮品德教育新希望
    文/圖: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安平同濟會與台南市政府教育局攜手推動「道德教育扎根計畫」,於114年8月7日在台南台糖長榮酒店舉辦教材捐贈典禮暨記者會。會長蘇明炎聯同前任會長陳萱瑄、候任會長蘇文聰,及多位歷屆會長與會員代表出席,共同為品德教育加油打氣。文賢國小趙坤川校長、大光國小周生民校長、玉井國小李信達校長與安順國小方建良校長受邀到場分享;台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徐建麟、教育局黃亦寧股長與專門委員林谷達,以及議員林美燕、曾培雅、盧崑福、李啟維團隊亦蒞臨指導,場面盛大並獲各界高度肯定。

    蘇明炎會長指出,品德教育教材捐贈已成為安平會年度重頭戲,從熊育賢前會長首倡至今已屆第五年。感謝全體會兄會姐對兒童圓夢計畫、急難救助與品德教育的持續支持。他期盼這批教材如同小小火柴,為基層學校點燃希望之火,也強調僅靠捐贈不足,需仰賴校方與師長共同推廣,才能讓品德教育落地生根。

    徐建麟副秘書長肯定安平同濟會對品德教育的投入,認為幼童教育即是扎根教育。本次教材以數位動畫形式呈現,大幅提升學童的閱讀興趣。在教育多元化浪潮之下,品德教育易被忽略,感謝安平會拋磚引玉,持續為品德核心價值注入活水。

    林美燕議員強調,教育必須從內心開始,基礎教育更需深耕。公部門資源雖有限,民間能量卻無窮,期待以民間力量補足不足。作為同濟會一員,她見證組織在公益及弱勢關懷上的務實與用心,尤其在教育推廣上的深耕,展現與其他國際組織不同的價值,令人感佩不已。

    典禮中,安排大光國小周生民校長與安順國小方建良校長上台,分享品德教材的多元運用成果,包含透過午休播放教材、課堂討論、情境演練與實作活動,透過這些方式,品德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校園生活,真正在日常中落實「知行合一」。現場更安排「品德小天使」登台演說,小朋友雖緊張不已,但上台後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展現將所學內化於生活的成果,從自我修身出發,體現品德教育的根本精神,更以純真的力量感染在場每一位大人。

    典禮的重頭戲除了教材的捐贈儀式,當中蘇明炎會長頒贈獎勵金予所有上台分享的小天使,鼓勵他們勇於表達與實踐品德。展望未來,安平同濟會將繼續深耕各階段教育,期待這棵「品德大樹」日後蔚然成蔭,讓更多孩童一生受益,並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國際同濟會
    #澎嘉南區同濟會
    #永康同濟會
    安平會五年深耕台南 數位火柴點亮品德教育新希望 文/圖: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安平同濟會與台南市政府教育局攜手推動「道德教育扎根計畫」,於114年8月7日在台南台糖長榮酒店舉辦教材捐贈典禮暨記者會。會長蘇明炎聯同前任會長陳萱瑄、候任會長蘇文聰,及多位歷屆會長與會員代表出席,共同為品德教育加油打氣。文賢國小趙坤川校長、大光國小周生民校長、玉井國小李信達校長與安順國小方建良校長受邀到場分享;台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徐建麟、教育局黃亦寧股長與專門委員林谷達,以及議員林美燕、曾培雅、盧崑福、李啟維團隊亦蒞臨指導,場面盛大並獲各界高度肯定。 蘇明炎會長指出,品德教育教材捐贈已成為安平會年度重頭戲,從熊育賢前會長首倡至今已屆第五年。感謝全體會兄會姐對兒童圓夢計畫、急難救助與品德教育的持續支持。他期盼這批教材如同小小火柴,為基層學校點燃希望之火,也強調僅靠捐贈不足,需仰賴校方與師長共同推廣,才能讓品德教育落地生根。 徐建麟副秘書長肯定安平同濟會對品德教育的投入,認為幼童教育即是扎根教育。本次教材以數位動畫形式呈現,大幅提升學童的閱讀興趣。在教育多元化浪潮之下,品德教育易被忽略,感謝安平會拋磚引玉,持續為品德核心價值注入活水。 林美燕議員強調,教育必須從內心開始,基礎教育更需深耕。公部門資源雖有限,民間能量卻無窮,期待以民間力量補足不足。作為同濟會一員,她見證組織在公益及弱勢關懷上的務實與用心,尤其在教育推廣上的深耕,展現與其他國際組織不同的價值,令人感佩不已。 典禮中,安排大光國小周生民校長與安順國小方建良校長上台,分享品德教材的多元運用成果,包含透過午休播放教材、課堂討論、情境演練與實作活動,透過這些方式,品德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校園生活,真正在日常中落實「知行合一」。現場更安排「品德小天使」登台演說,小朋友雖緊張不已,但上台後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展現將所學內化於生活的成果,從自我修身出發,體現品德教育的根本精神,更以純真的力量感染在場每一位大人。 典禮的重頭戲除了教材的捐贈儀式,當中蘇明炎會長頒贈獎勵金予所有上台分享的小天使,鼓勵他們勇於表達與實踐品德。展望未來,安平同濟會將繼續深耕各階段教育,期待這棵「品德大樹」日後蔚然成蔭,讓更多孩童一生受益,並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國際同濟會 #澎嘉南區同濟會 #永康同濟會
    Like
    1
    · 0 留言 ·0 分享 ·2K 瀏覽次數 ·0 評論
  • ~在實驗教育裡~培養探索世界的勇氣~

    永康同濟會台南大飯店活動

    實驗教育風潮吹進府城!座落於台南市仁德區的「學無界實驗教育機構」,15日正式掛牌,由曾任國中小校長的劉獻東擔任首任校長,推動以「耶拿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主打四學期制、不受鐘聲限制的大工作課表與戶外移地教學,吸引對傳統體制感到受限的家長與學生關注。

    校方表示,目前開放國中部與高中部新生及轉學生報名,課程將以「導向世界的跨學科議題」為主軸,實施雙語教學與彈性學期規劃,打造能適應本地升學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多元進路。機構負責人歐昱成強調,學無界不追求統一標準答案,而是滿足孩子適性發展的教育照顧,期望成為台南一座無界學習的前進基地。

    退休自宜蘭、曾歷任多所學校校長的劉獻東表示,自己從公校轉戰實驗教育多年,一直相信「孩子喜歡的才是第一志願」,如今身為「台南女婿」,更想在地落實教育差異化,協助孩子找回學習動機與信心。他也期待,學無界不只是學校,更能成為整合台南各種教育資源的平台,讓實驗教育真正融入社區、走向國際。

    座落於台南市仁德區的「學無界實驗教育機構」,15日正式掛牌,由曾任國中小校長的劉獻東擔任首任校長,推動以「耶拿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主打四學期制、不受鐘聲限制的大工作課表與戶外移地教學,吸引對傳統體制感到受限的家長與學生關注。

    -)月例會:6 月 11 日(三)18:00。
    -)開會地點: 台南大飯店 2F 真珠 A 廳。
    -)地址:700 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 1 號。
    ~在實驗教育裡~培養探索世界的勇氣~ 📮永康同濟會台南大飯店活動🎡 實驗教育風潮吹進府城!座落於台南市仁德區的「學無界實驗教育機構」,15日正式掛牌,由曾任國中小校長的劉獻東擔任首任校長,推動以「耶拿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主打四學期制、不受鐘聲限制的大工作課表與戶外移地教學,吸引對傳統體制感到受限的家長與學生關注。 校方表示,目前開放國中部與高中部新生及轉學生報名,課程將以「導向世界的跨學科議題」為主軸,實施雙語教學與彈性學期規劃,打造能適應本地升學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多元進路。機構負責人歐昱成強調,學無界不追求統一標準答案,而是滿足孩子適性發展的教育照顧,期望成為台南一座無界學習的前進基地。 退休自宜蘭、曾歷任多所學校校長的劉獻東表示,自己從公校轉戰實驗教育多年,一直相信「孩子喜歡的才是第一志願」,如今身為「台南女婿」,更想在地落實教育差異化,協助孩子找回學習動機與信心。他也期待,學無界不只是學校,更能成為整合台南各種教育資源的平台,讓實驗教育真正融入社區、走向國際。 座落於台南市仁德區的「學無界實驗教育機構」,15日正式掛牌,由曾任國中小校長的劉獻東擔任首任校長,推動以「耶拿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主打四學期制、不受鐘聲限制的大工作課表與戶外移地教學,吸引對傳統體制感到受限的家長與學生關注。 🕕-)月例會:6 月 11 日(三)18:00。 🏢-)開會地點: 台南大飯店 2F 真珠 A 廳。 🚘-)地址:700 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 1 號。
    Like
    2
    · 0 留言 ·0 分享 ·1K 瀏覽次數 ·0 評論
MGBOX https://magicbox.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