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坤塑膠董事長魏坤池 獲中正大學名譽博士
    發布日期 : 2023-04-19

    典範企業家魏坤池從17歲進入食品機械業半工半讀,到白手起家成立嘉義知名押出機廠商,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鼎坤塑膠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坤池創業近40年,一步一腳印帶領企業走上國際,也熱心投入教育、社會公益,不僅捐款贊助中正大學校務發展,更積極促成雲嘉南地區產學合作,深耕在地培育人才。中正校方17日特別頒贈魏坤池名譽博士學位,感謝他長期對中正校務、師生及在地的關懷與支持。

    嘉義子弟出身的魏坤池,從小家庭環境艱苦,國中畢業後在兄長的介紹下,白天到食品機械公司工作,晚上則是繼續讀夜校。到了19歲升上公司生管主管,負責接洽超過300家協力廠商,更是魏坤池的人生轉捩點。他表示,由於固執、實事求是的個性,當年面對廠商時有些不近人情,損失了不少機會,卻也成為他創業的養分。

    1986年魏坤池一手創立鼎坤塑膠機械有限公司,便以外銷為目標,跟著外貿協會征戰世界各國。除了推廣行銷親力親為,他表示,只要一出貨到國外,就會親自到場裝機完成,也漸漸與代理商培養出互信、回饋的默契,直到今日儘管已傳承到第二、三代還是保持良好關係。而魏坤池「品質第一的信念,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與服務」的創業精神,更讓他的產品銷售遍布全球百餘國家,深受客戶好評。

    談起與中正大學結緣的過程,魏坤池說,在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進一的引薦下,加入以募款為主的中正致遠高爾夫球隊,是投入中正的起點。之後他陸續參與中正大學之友會、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也為了讓大學培育人才無縫接軌企業實務環境,自2015年起,他與中正校方簽訂產學合作,進駐育成中心,甚至媒合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推動相關合作計畫。魏坤池認為,中正大學擁有豐富的高端研究資源,尤其在智慧機械方面相當出色,能幫助台灣機械產業升級。

    今日由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頒授魏坤池名譽管理學博士學位,除了感謝他為中正大學的付出,更彰顯其身為企業家,同時獻身教育與公益不遺餘力,足為校友典範。中正校方表示,魏坤池不只創辦慈仁基金會,也曾任國際同濟會嘉義縣會會長關懷弱勢兒童,甚至捐贈物資與贊助偏鄉小學辦理寫生活動,提供喜愛藝術的學童發揮才能。而北回基金會、黎明慈善會、家扶中心、若竹兒、台南白河內角國小是他不曾間斷的捐助對象。

    此外,近15年來,魏坤池陸續捐款逾新台幣2百萬元、捐贈公務車,活化中正大學校務運作。中正指出,魏坤池不僅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以個人名義捐贈35支耳溫槍,也在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期間,帶領該會捐款近千萬元,更協助邀請廣達電集團總裁林百里、台積電集團創辦人張忠謀、前文化部長龍應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等各領域專業人士與師生分享、交流。

    回顧創業歷程,魏坤池感念說,當決定成為企業人時,儘管遭遇資金困難,不只兄長掏出所有家當資助,在背後支持的妻子也讓他衝刺事業無後顧之憂。對於獲贈名譽博士,他謙虛表示,自己沒有太多貢獻,反而是一直從中正大學教授身上獲得學習。他也鼓勵嘉義在地團體多加善用中正資源,「中正是嘉義最好的資源,好好享用的同時,記得回饋母校。」

    #中正
    #同濟會
    #中正企管
    #中正MBA
    #同濟會會長
    #中正大學招生
    #中正管理學院
    #嘉義縣會會長
    #台灣機械公會副理事長魏坤池

    資料來源:
    [大紀元 / 記者李擷瓔 / 台灣嘉義報導]
    相關連結: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4/18/n13975607.htm
    鼎坤塑膠董事長魏坤池 獲中正大學名譽博士 發布日期 : 2023-04-19 典範企業家魏坤池從17歲進入食品機械業半工半讀,到白手起家成立嘉義知名押出機廠商,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鼎坤塑膠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坤池創業近40年,一步一腳印帶領企業走上國際,也熱心投入教育、社會公益,不僅捐款贊助中正大學校務發展,更積極促成雲嘉南地區產學合作,深耕在地培育人才。中正校方17日特別頒贈魏坤池名譽博士學位,感謝他長期對中正校務、師生及在地的關懷與支持。 嘉義子弟出身的魏坤池,從小家庭環境艱苦,國中畢業後在兄長的介紹下,白天到食品機械公司工作,晚上則是繼續讀夜校。到了19歲升上公司生管主管,負責接洽超過300家協力廠商,更是魏坤池的人生轉捩點。他表示,由於固執、實事求是的個性,當年面對廠商時有些不近人情,損失了不少機會,卻也成為他創業的養分。 1986年魏坤池一手創立鼎坤塑膠機械有限公司,便以外銷為目標,跟著外貿協會征戰世界各國。除了推廣行銷親力親為,他表示,只要一出貨到國外,就會親自到場裝機完成,也漸漸與代理商培養出互信、回饋的默契,直到今日儘管已傳承到第二、三代還是保持良好關係。而魏坤池「品質第一的信念,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與服務」的創業精神,更讓他的產品銷售遍布全球百餘國家,深受客戶好評。 談起與中正大學結緣的過程,魏坤池說,在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進一的引薦下,加入以募款為主的中正致遠高爾夫球隊,是投入中正的起點。之後他陸續參與中正大學之友會、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也為了讓大學培育人才無縫接軌企業實務環境,自2015年起,他與中正校方簽訂產學合作,進駐育成中心,甚至媒合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推動相關合作計畫。魏坤池認為,中正大學擁有豐富的高端研究資源,尤其在智慧機械方面相當出色,能幫助台灣機械產業升級。 今日由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頒授魏坤池名譽管理學博士學位,除了感謝他為中正大學的付出,更彰顯其身為企業家,同時獻身教育與公益不遺餘力,足為校友典範。中正校方表示,魏坤池不只創辦慈仁基金會,也曾任國際同濟會嘉義縣會會長關懷弱勢兒童,甚至捐贈物資與贊助偏鄉小學辦理寫生活動,提供喜愛藝術的學童發揮才能。而北回基金會、黎明慈善會、家扶中心、若竹兒、台南白河內角國小是他不曾間斷的捐助對象。 此外,近15年來,魏坤池陸續捐款逾新台幣2百萬元、捐贈公務車,活化中正大學校務運作。中正指出,魏坤池不僅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以個人名義捐贈35支耳溫槍,也在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期間,帶領該會捐款近千萬元,更協助邀請廣達電集團總裁林百里、台積電集團創辦人張忠謀、前文化部長龍應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等各領域專業人士與師生分享、交流。 回顧創業歷程,魏坤池感念說,當決定成為企業人時,儘管遭遇資金困難,不只兄長掏出所有家當資助,在背後支持的妻子也讓他衝刺事業無後顧之憂。對於獲贈名譽博士,他謙虛表示,自己沒有太多貢獻,反而是一直從中正大學教授身上獲得學習。他也鼓勵嘉義在地團體多加善用中正資源,「中正是嘉義最好的資源,好好享用的同時,記得回饋母校。」 #中正 #同濟會 #中正企管 #中正MBA #同濟會會長 #中正大學招生 #中正管理學院 #嘉義縣會會長 #台灣機械公會副理事長魏坤池 資料來源: [大紀元 / 記者李擷瓔 / 台灣嘉義報導] 相關連結: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4/18/n13975607.htm
    Like
    2
    · 0 Comments ·0 Shares ·4K Views ·0 Reviews
  • 鼓勵台灣超高齡社會學術研究 戴浩一捐款千萬設立研究基金
    .
    #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人社中心主任戴浩一,慷慨捐贈 #新台幣1000萬元,設立「#國立中正大學紫荊台灣社會少子與高齡研究基金」,以鼓勵中正大學教師在台灣少子與高齡議題上的創新研究。10日舉行基金捐贈儀式,由校長蔡少正代表學校與戴浩一教授簽訂捐贈合約書,期許這筆基金能 #促進學術發展,提升中正大學 #在少子與高齡研究的影響力與聲望
    .
    戴浩一教授長年關注社會議題,其學術與人生道路深受父母濟世救人的精神影響。他長期投入學界較少關注的台灣弱勢族群語言,包括 #聾人用的手語、#高齡者語言退化,還有 #偏鄉孩童閱讀能力發展等,貢獻社會。同時他也透過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捐款設立獎學金幫助清寒學生,創立「#手語語言學台灣研究中心」,開啟台灣手語研究的新篇章。前幾年,更在曾志朗院士認知腦神經團隊的支持下,成立本校「#漢語識字閱讀理解與認知腦神經發展計畫」研究團隊,針對聾人與兒童閱讀障礙,高齡者閱讀退化投入研究
    .
    除了語言學領域的貢獻,戴浩一教授對高齡化議題同樣投入大量心力。2009年擔任中正大學副校長時,他負責校級偏鄉高齡社會研究計畫,之後並促成「#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的成立。他指出,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的20%,未來醫療成本勢必逐年攀升。而少子化問題亦是不可逆的趨勢,台灣整體老化指數已超過160,嘉義縣更是超過260。作為嘉義縣內最重要的研究型大學,#中正大學應肩負社會責任,在該領域發揮學術專長,為社會帶來實質貢獻
    .
    為激發校內教師對 #少子化與高齡社會議題 的研究熱忱,戴浩一教授將以每年新台幣200萬元,為期五年的方式 #捐贈中正大學1000萬元。他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號召社會各界與企業共同響應,促進相關研究發展。他深信,在蔡少正校長的領導下,中正大學將在此關鍵議題的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發揮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
    「#國立中正大學紫荊台灣社會少子與高齡研究基金」將適用於本校專職教學與研究人員,或參與本校少子與高齡研究計畫的校外學者,獎勵方式涵蓋 #研究計畫補助、#研究成果獎勵 及 #成熟計畫的持續支持
    .
    #中正企管
    #中正企管MBA
    #國立中正大學 #CCU #chungchenguniversity
    #精采人生盡在中正
    #只有不斷累積
    #才能創造奇蹟
    #台灣超高齡社會學術研究
    #戴浩一教授捐款千萬設立研究基金
    #國立中正大學紫荊台灣社會少子與高齡研究基金
    🎉鼓勵台灣超高齡社會學術研究 戴浩一捐款千萬設立研究基金 . #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人社中心主任戴浩一,慷慨捐贈 #新台幣1000萬元💰,設立「#國立中正大學紫荊台灣社會少子與高齡研究基金」,以鼓勵中正大學教師在台灣少子與高齡議題上的創新研究。10日舉行基金捐贈儀式,由校長蔡少正代表學校與戴浩一教授簽訂捐贈合約書,期許這筆基金能 #促進學術發展,提升中正大學 #在少子與高齡研究的影響力與聲望。 . 戴浩一教授長年關注社會議題💡,其學術與人生道路深受父母濟世救人的精神影響。他長期投入學界較少關注的台灣弱勢族群語言,包括 #聾人用的手語、#高齡者語言退化,還有 #偏鄉孩童閱讀能力發展等,貢獻社會。同時他也透過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捐款設立獎學金幫助清寒學生,創立「#手語語言學台灣研究中心」,開啟台灣手語研究的新篇章。前幾年,更在曾志朗院士認知腦神經團隊的支持下,成立本校「#漢語識字閱讀理解與認知腦神經發展計畫」研究團隊,針對聾人與兒童閱讀障礙,高齡者閱讀退化投入研究📖。 . 除了語言學領域的貢獻,戴浩一教授對高齡化議題同樣投入大量心力。2009年擔任中正大學副校長時,他負責校級偏鄉高齡社會研究計畫,之後並促成「#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的成立。他指出,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的20%,未來醫療成本勢必逐年攀升。而少子化問題亦是不可逆的趨勢,台灣整體老化指數已超過160,嘉義縣更是超過260。作為嘉義縣內最重要的研究型大學,#中正大學應肩負社會責任,在該領域發揮學術專長,為社會帶來實質貢獻📖。 . 為激發校內教師對 #少子化與高齡社會議題 的研究熱忱,戴浩一教授將以每年新台幣200萬元,為期五年的方式 #捐贈中正大學1000萬元。他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號召社會各界與企業共同響應,促進相關研究發展。他深信,在蔡少正校長的領導下,中正大學將在此關鍵議題的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發揮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 「#國立中正大學紫荊台灣社會少子與高齡研究基金」將適用於本校專職教學與研究人員,或參與本校少子與高齡研究計畫的校外學者,獎勵方式涵蓋 #研究計畫補助、#研究成果獎勵 及 #成熟計畫的持續支持。 . #中正企管 #中正企管MBA #國立中正大學 #CCU #chungchenguniversity #精采人生盡在中正 #只有不斷累積 #才能創造奇蹟 #台灣超高齡社會學術研究 #戴浩一教授捐款千萬設立研究基金 #國立中正大學紫荊台灣社會少子與高齡研究基金
    Like
    2
    · 0 Comments ·0 Shares ·4K Views ·0 Reviews
  • 發布單位: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資料來源: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發布日期:114-08-14

    0728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縣,為協助災後復原,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暨澎嘉南區代表一行人在木蘭同濟會前會長黃芳蘭(嘉義縣前議員)引薦、陪同下,於今14日拜會嘉義縣政府,由會長甄啟剛代表捐款50萬元,協助受災地區重建,縣長翁章梁代表受贈並致贈感謝狀,感謝仁心善舉為災後復原注入暖流。

    社會局表示,豪雨帶來破紀錄的長時間降雨,縣府團隊積極進行災後救助與復原,重建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大量時間與資源,不僅仰賴政府投入,更需民間力量共同支持,縣府將妥善運用這筆善款,確保資源迅速送達,發揮最大效益。

    翁章梁說,0707丹娜絲風災後,緊接著0728西南氣流豪雨來襲,豪雨造成將近5,000家戶淹水,連日災害超越縣府所能負擔的能力,好在其他縣市馳援以及各善心單位的善款挹注,支持救助工作順利進行,我們一定會善加利用每一筆錢、努力重建,溫暖災民的心。

    臺灣總會長甄啟剛表示,國際同濟會第一時間得知嘉義縣災情就立刻召開董事會,提撥急難救助金50萬支援嘉義縣府,希望以行動支持,為嘉義加油打氣,在社會最需要我們的時刻站出來。

    候任世界總會長Michael Mulhaul 邁克爾·穆爾豪表示,國際會是一個全球性組織,目前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都有分佈,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援助給需要幫忙的人。

    社會局強調,所有捐款將依「專款專用」原則,用於協助受災民眾生活重建與基本需求,未來將持續評估災區需求,結合民間力量,讓資源即時到位。

    #同濟會
    #永康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
    發布單位: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資料來源: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發布日期:114-08-14 0728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縣,為協助災後復原,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暨澎嘉南區代表一行人在木蘭同濟會前會長黃芳蘭(嘉義縣前議員)引薦、陪同下,於今14日拜會嘉義縣政府,由會長甄啟剛代表捐款50萬元,協助受災地區重建,縣長翁章梁代表受贈並致贈感謝狀,感謝仁心善舉為災後復原注入暖流。 社會局表示,豪雨帶來破紀錄的長時間降雨,縣府團隊積極進行災後救助與復原,重建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大量時間與資源,不僅仰賴政府投入,更需民間力量共同支持,縣府將妥善運用這筆善款,確保資源迅速送達,發揮最大效益。 翁章梁說,0707丹娜絲風災後,緊接著0728西南氣流豪雨來襲,豪雨造成將近5,000家戶淹水,連日災害超越縣府所能負擔的能力,好在其他縣市馳援以及各善心單位的善款挹注,支持救助工作順利進行,我們一定會善加利用每一筆錢、努力重建,溫暖災民的心。 臺灣總會長甄啟剛表示,國際同濟會第一時間得知嘉義縣災情就立刻召開董事會,提撥急難救助金50萬支援嘉義縣府,希望以行動支持,為嘉義加油打氣,在社會最需要我們的時刻站出來。 候任世界總會長Michael Mulhaul 邁克爾·穆爾豪表示,國際會是一個全球性組織,目前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都有分佈,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援助給需要幫忙的人。 社會局強調,所有捐款將依「專款專用」原則,用於協助受災民眾生活重建與基本需求,未來將持續評估災區需求,結合民間力量,讓資源即時到位。 #同濟會 #永康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
    Like
    1
    · 0 Comments ·0 Shares ·2K Views ·0 Reviews
  • 發布單位: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資料來源: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發布日期:114-08-14

    0728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縣,為協助災後復原,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暨澎嘉南區代表一行人在木蘭同濟會前會長黃芳蘭(嘉義縣前議員)引薦、陪同下,於今14日拜會嘉義縣政府,由會長甄啟剛代表捐款50萬元,協助受災地區重建,縣長翁章梁代表受贈並致贈感謝狀,感謝仁心善舉為災後復原注入暖流。

    社會局表示,豪雨帶來破紀錄的長時間降雨,縣府團隊積極進行災後救助與復原,重建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大量時間與資源,不僅仰賴政府投入,更需民間力量共同支持,縣府將妥善運用這筆善款,確保資源迅速送達,發揮最大效益。

    翁章梁說,0707丹娜絲風災後,緊接著0728西南氣流豪雨來襲,豪雨造成將近5,000家戶淹水,連日災害超越縣府所能負擔的能力,好在其他縣市馳援以及各善心單位的善款挹注,支持救助工作順利進行,我們一定會善加利用每一筆錢、努力重建,溫暖災民的心。

    臺灣總會長甄啟剛表示,國際同濟會第一時間得知嘉義縣災情就立刻召開董事會,提撥急難救助金50萬支援嘉義縣府,希望以行動支持,為嘉義加油打氣,在社會最需要我們的時刻站出來。

    候任世界總會長Michael Mulhaul 邁克爾·穆爾豪表示,國際會是一個全球性組織,目前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都有分佈,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援助給需要幫忙的人。

    社會局強調,所有捐款將依「專款專用」原則,用於協助受災民眾生活重建與基本需求,未來將持續評估災區需求,結合民間力量,讓資源即時到位。

    #同濟會
    #永康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
    發布單位: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資料來源: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發布日期:114-08-14 0728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縣,為協助災後復原,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暨澎嘉南區代表一行人在木蘭同濟會前會長黃芳蘭(嘉義縣前議員)引薦、陪同下,於今14日拜會嘉義縣政府,由會長甄啟剛代表捐款50萬元,協助受災地區重建,縣長翁章梁代表受贈並致贈感謝狀,感謝仁心善舉為災後復原注入暖流。 社會局表示,豪雨帶來破紀錄的長時間降雨,縣府團隊積極進行災後救助與復原,重建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大量時間與資源,不僅仰賴政府投入,更需民間力量共同支持,縣府將妥善運用這筆善款,確保資源迅速送達,發揮最大效益。 翁章梁說,0707丹娜絲風災後,緊接著0728西南氣流豪雨來襲,豪雨造成將近5,000家戶淹水,連日災害超越縣府所能負擔的能力,好在其他縣市馳援以及各善心單位的善款挹注,支持救助工作順利進行,我們一定會善加利用每一筆錢、努力重建,溫暖災民的心。 臺灣總會長甄啟剛表示,國際同濟會第一時間得知嘉義縣災情就立刻召開董事會,提撥急難救助金50萬支援嘉義縣府,希望以行動支持,為嘉義加油打氣,在社會最需要我們的時刻站出來。 候任世界總會長Michael Mulhaul 邁克爾·穆爾豪表示,國際會是一個全球性組織,目前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都有分佈,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援助給需要幫忙的人。 社會局強調,所有捐款將依「專款專用」原則,用於協助受災民眾生活重建與基本需求,未來將持續評估災區需求,結合民間力量,讓資源即時到位。 #同濟會 #永康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
    Like
    1
    · 0 Comments ·0 Shares ·2K Views ·0 Reviews
  • 永康同濟會攜手友會補路
    烈日下鋪路為民行 溫暖串聯行的希望

    文: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圖:永康會 榮譽創會長 郭培權

    年初強震重創過後的台南,山間小路多處坍塌龜裂,導致農作物運輸困難,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計與交通安全。接獲地方反映後,永康同濟會迅速動員,於6月15日偕同臺南市友聯慈善會、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動員超過40名志工,展開官田區公益補路行動。

    當天烈日當空,氣溫高達37至38度,志工們無懼酷熱,肩扛鏟具、運砂填補,汗如雨下,卻不減志氣。大家齊心協力,以最務實的行動,修補道路坑洞,為當地居民打通安全回家的路。為支援此次補路工程,永康同濟會也特別捐助5000元,讓工程順利圓滿完成,期盼用路人能安心通行,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這不是永康會第一次投身補路,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也將會繼續會更多人打造平順的道路。

    此次聯合補路行動的主力之一,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自成立以來長年致力於大台南地區道路修繕,特別是政府資源難以及時介入的鄉間小徑,無數次穿梭田間、巷弄,默默補平一個又一個危險坑洞,守護民眾行車安全。他們仿效古人「舖橋造路」精神,憑藉熱心公益、眾志成城,不僅靠多年來善心人士的捐款支持,更靠志工們持續投入時間、勞力,才得以累積今日成果。

    儘管補路之路艱辛漫長,善德補路隊與永康同濟會、友聯慈善會等單位,始終秉持「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我們」的信念,願持續用愛串聯每一寸平坦的道路。誠摯呼籲各界善心朋友踴躍響應,透過實際行動與捐助,讓更多台南鄉間小路重獲新生,為這座美麗寶島舖就平安順暢的交通脈絡,為民眾出行保駕護航。
    永康同濟會攜手友會補路 烈日下鋪路為民行 溫暖串聯行的希望 文: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圖:永康會 榮譽創會長 郭培權 年初強震重創過後的台南,山間小路多處坍塌龜裂,導致農作物運輸困難,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計與交通安全。接獲地方反映後,永康同濟會迅速動員,於6月15日偕同臺南市友聯慈善會、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動員超過40名志工,展開官田區公益補路行動。 當天烈日當空,氣溫高達37至38度,志工們無懼酷熱,肩扛鏟具、運砂填補,汗如雨下,卻不減志氣。大家齊心協力,以最務實的行動,修補道路坑洞,為當地居民打通安全回家的路。為支援此次補路工程,永康同濟會也特別捐助5000元,讓工程順利圓滿完成,期盼用路人能安心通行,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這不是永康會第一次投身補路,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也將會繼續會更多人打造平順的道路。 此次聯合補路行動的主力之一,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自成立以來長年致力於大台南地區道路修繕,特別是政府資源難以及時介入的鄉間小徑,無數次穿梭田間、巷弄,默默補平一個又一個危險坑洞,守護民眾行車安全。他們仿效古人「舖橋造路」精神,憑藉熱心公益、眾志成城,不僅靠多年來善心人士的捐款支持,更靠志工們持續投入時間、勞力,才得以累積今日成果。 儘管補路之路艱辛漫長,善德補路隊與永康同濟會、友聯慈善會等單位,始終秉持「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我們」的信念,願持續用愛串聯每一寸平坦的道路。誠摯呼籲各界善心朋友踴躍響應,透過實際行動與捐助,讓更多台南鄉間小路重獲新生,為這座美麗寶島舖就平安順暢的交通脈絡,為民眾出行保駕護航。
    Like
    3
    · 0 Comments ·0 Shares ·1K Views ·0 Reviews
  • 永康同濟會攜手友會補路
    烈日下鋪路為民行 溫暖串聯行的希望

    文: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圖:永康會 榮譽創會長 郭培權

    年初強震重創過後的台南,山間小路多處坍塌龜裂,導致農作物運輸困難,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計與交通安全。接獲地方反映後,永康同濟會迅速動員,於6月15日偕同臺南市友聯慈善會、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動員超過40名志工,展開官田區公益補路行動。

    當天烈日當空,氣溫高達37至38度,志工們無懼酷熱,肩扛鏟具、運砂填補,汗如雨下,卻不減志氣。大家齊心協力,以最務實的行動,修補道路坑洞,為當地居民打通安全回家的路。為支援此次補路工程,永康同濟會也特別捐助5000元,讓工程順利圓滿完成,期盼用路人能安心通行,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這不是永康會第一次投身補路,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也將會繼續會更多人打造平順的道路。

    此次聯合補路行動的主力之一,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自成立以來長年致力於大台南地區道路修繕,特別是政府資源難以及時介入的鄉間小徑,無數次穿梭田間、巷弄,默默補平一個又一個危險坑洞,守護民眾行車安全。他們仿效古人「舖橋造路」精神,憑藉熱心公益、眾志成城,不僅靠多年來善心人士的捐款支持,更靠志工們持續投入時間、勞力,才得以累積今日成果。

    儘管補路之路艱辛漫長,善德補路隊與永康同濟會、友聯慈善會等單位,始終秉持「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我們」的信念,願持續用愛串聯每一寸平坦的道路。誠摯呼籲各界善心朋友踴躍響應,透過實際行動與捐助,讓更多台南鄉間小路重獲新生,為這座美麗寶島舖就平安順暢的交通脈絡,為民眾出行保駕護航。
    永康同濟會攜手友會補路 烈日下鋪路為民行 溫暖串聯行的希望 文: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圖:永康會 榮譽創會長 郭培權 年初強震重創過後的台南,山間小路多處坍塌龜裂,導致農作物運輸困難,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計與交通安全。接獲地方反映後,永康同濟會迅速動員,於6月15日偕同臺南市友聯慈善會、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動員超過40名志工,展開官田區公益補路行動。 當天烈日當空,氣溫高達37至38度,志工們無懼酷熱,肩扛鏟具、運砂填補,汗如雨下,卻不減志氣。大家齊心協力,以最務實的行動,修補道路坑洞,為當地居民打通安全回家的路。為支援此次補路工程,永康同濟會也特別捐助5000元,讓工程順利圓滿完成,期盼用路人能安心通行,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這不是永康會第一次投身補路,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也將會繼續會更多人打造平順的道路。 此次聯合補路行動的主力之一,新化龍慶宮善德補路隊,自成立以來長年致力於大台南地區道路修繕,特別是政府資源難以及時介入的鄉間小徑,無數次穿梭田間、巷弄,默默補平一個又一個危險坑洞,守護民眾行車安全。他們仿效古人「舖橋造路」精神,憑藉熱心公益、眾志成城,不僅靠多年來善心人士的捐款支持,更靠志工們持續投入時間、勞力,才得以累積今日成果。 儘管補路之路艱辛漫長,善德補路隊與永康同濟會、友聯慈善會等單位,始終秉持「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我們」的信念,願持續用愛串聯每一寸平坦的道路。誠摯呼籲各界善心朋友踴躍響應,透過實際行動與捐助,讓更多台南鄉間小路重獲新生,為這座美麗寶島舖就平安順暢的交通脈絡,為民眾出行保駕護航。
    Like
    3
    · 0 Comments ·0 Shares ·1K Views ·0 Reviews
  • 【台灣同濟會第33屆總會長專訪】蘇文彬:用雙手迎接新生命,用一顆心擁抱世界大不同

    在台南,有一位醫師接生了超過四萬名嬰兒。這不僅是數字的累積,更是生命的見證者與參與者。他就是蘇文彬,一位被譽為「婦科聖手」的婦產科醫師,也是在2006至2007年間擔任台灣同濟會第33屆總會長的重要領袖。那一年,他用一位醫者的視角與行動,讓台灣同濟從在地出發、走向國際,實現所謂「世界大不同」。

    那年,同濟會的世界總會主題是「One can make a difference」,蘇文彬用行動證明:小兵確實可以立大功,世界也能大不同。他任內共新創15個分會,第一個是澎嘉南區的諸羅山會,於2006年10月4日成立,由陳俊文前主席與黃仁俊主席輔導。如今已邁入第19屆,擁有83位會員,會長魏宏達同時擔任攝影委員會副主委。會員人才濟濟,包括議員、企業主、餐飲業者與醫師等。蘇前總會長每年關懷此會、主持會長交接,總感到榮幸與高興。那年全國分會正式突破300,達302會,寫下歷史。

    第二個「大不同」來自人數成長與制度改革。同濟會全國會員總數達11333人,是自2000年以來的六年新高,其中回流會員達400人,新加入會員多達2239人。為了鞏固同濟精神,蘇總會長推動將同濟會的宣言納入六大信條,例會時由會員共同宣讀:「國際同濟會為全球性的志工社團,秉持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致力服務兒童與社區,改善世界。Kiwanis is a global organization of volunteers, dedicated to improving the world, one child and one community at a time.」這段話,只有會員才能宣讀,是同濟精神的具體呈現。

    為提升會務品質,教育訓練成為改革重點。除既有的教育講師訓練與攝影記者研習、司儀初階與進階培訓外,更首度推動「公文寫作」、「活動企劃寫作」、「會議規劃」及「國際禮儀訓練」。更聘請外交部大使授課,在台北、台中與高雄舉辦「同濟大學」受訓,讓會員對會務有更深入理解,並培養知識與人格。

    第三個「大不同」,體現在募款能量與公益成果。希克森基金捐贈達113顆,兒童基金會捐贈304顆。配合會員每人捐款1000元,共募集810萬5000元,創下新高。當年北二區創會長李江寶鳳(今49屆花東區的主席,已改名為李江易芳),將丈夫欲送她生日鑽石的禮金30萬元,轉捐購買15顆兒福基金,令人動容。全國社會服務總金額突破一億元,達到空前成績。

    亞太年會在菲律賓舉行,註冊人數387人,含眷屬逾600人,至今無人能破。開幕時,由總會長夫人演唱中華民國國歌,感動全場。晚宴時,各區主席抬轎進場,氣氛熱烈,成為經典畫面。世界年會在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舉行,64位台灣菁英參與,參訪太空中心,規格盛大。內政部評比台灣同濟會為全國性優等社團,並獲五萬元獎金,國際總會亦頒發「傑出區總會」與「特別傑出總會長」榮譽。

    他對澎嘉南區與台南地區會員的照顧從未間斷,診所內不收掛號費,從基層做起。他認為同濟知名度仍不如獅子會與扶輪社,因此必須積極創會、邀親友加入。對未來寄予厚望,也期勉後輩多加教育與訓練,培養新一代同濟人。

    在他診所樓上,一間袖珍同濟博物館,收藏著勳章、徽章與肩帶,每件物品都是蘇文彬在同濟歷程的足跡,如同他為新生命寫下的每一頁記錄。他用雙手接生生命,用心守護同濟。他曾說:「學習松鼠的精神做有價值的工作、仿效海裡的方式掌握目標、追求野雁的天賦相互鼓舞。」這份精神,是他留給所有同濟人最深刻的鼓舞與啟發。

    小兵立大功,世界大不同。他,就是蘇文彬。

    #同濟會
    #MGBOX
    #澎嘉南區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
    【台灣同濟會第33屆總會長專訪】蘇文彬:用雙手迎接新生命,用一顆心擁抱世界大不同 在台南,有一位醫師接生了超過四萬名嬰兒。這不僅是數字的累積,更是生命的見證者與參與者。他就是蘇文彬,一位被譽為「婦科聖手」的婦產科醫師,也是在2006至2007年間擔任台灣同濟會第33屆總會長的重要領袖。那一年,他用一位醫者的視角與行動,讓台灣同濟從在地出發、走向國際,實現所謂「世界大不同」。 那年,同濟會的世界總會主題是「One can make a difference」,蘇文彬用行動證明:小兵確實可以立大功,世界也能大不同。他任內共新創15個分會,第一個是澎嘉南區的諸羅山會,於2006年10月4日成立,由陳俊文前主席與黃仁俊主席輔導。如今已邁入第19屆,擁有83位會員,會長魏宏達同時擔任攝影委員會副主委。會員人才濟濟,包括議員、企業主、餐飲業者與醫師等。蘇前總會長每年關懷此會、主持會長交接,總感到榮幸與高興。那年全國分會正式突破300,達302會,寫下歷史。 第二個「大不同」來自人數成長與制度改革。同濟會全國會員總數達11333人,是自2000年以來的六年新高,其中回流會員達400人,新加入會員多達2239人。為了鞏固同濟精神,蘇總會長推動將同濟會的宣言納入六大信條,例會時由會員共同宣讀:「國際同濟會為全球性的志工社團,秉持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致力服務兒童與社區,改善世界。Kiwanis is a global organization of volunteers, dedicated to improving the world, one child and one community at a time.」這段話,只有會員才能宣讀,是同濟精神的具體呈現。 為提升會務品質,教育訓練成為改革重點。除既有的教育講師訓練與攝影記者研習、司儀初階與進階培訓外,更首度推動「公文寫作」、「活動企劃寫作」、「會議規劃」及「國際禮儀訓練」。更聘請外交部大使授課,在台北、台中與高雄舉辦「同濟大學」受訓,讓會員對會務有更深入理解,並培養知識與人格。 第三個「大不同」,體現在募款能量與公益成果。希克森基金捐贈達113顆,兒童基金會捐贈304顆。配合會員每人捐款1000元,共募集810萬5000元,創下新高。當年北二區創會長李江寶鳳(今49屆花東區的主席,已改名為李江易芳),將丈夫欲送她生日鑽石的禮金30萬元,轉捐購買15顆兒福基金,令人動容。全國社會服務總金額突破一億元,達到空前成績。 亞太年會在菲律賓舉行,註冊人數387人,含眷屬逾600人,至今無人能破。開幕時,由總會長夫人演唱中華民國國歌,感動全場。晚宴時,各區主席抬轎進場,氣氛熱烈,成為經典畫面。世界年會在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舉行,64位台灣菁英參與,參訪太空中心,規格盛大。內政部評比台灣同濟會為全國性優等社團,並獲五萬元獎金,國際總會亦頒發「傑出區總會」與「特別傑出總會長」榮譽。 他對澎嘉南區與台南地區會員的照顧從未間斷,診所內不收掛號費,從基層做起。他認為同濟知名度仍不如獅子會與扶輪社,因此必須積極創會、邀親友加入。對未來寄予厚望,也期勉後輩多加教育與訓練,培養新一代同濟人。 在他診所樓上,一間袖珍同濟博物館,收藏著勳章、徽章與肩帶,每件物品都是蘇文彬在同濟歷程的足跡,如同他為新生命寫下的每一頁記錄。他用雙手接生生命,用心守護同濟。他曾說:「學習松鼠的精神做有價值的工作、仿效海裡的方式掌握目標、追求野雁的天賦相互鼓舞。」這份精神,是他留給所有同濟人最深刻的鼓舞與啟發。 小兵立大功,世界大不同。他,就是蘇文彬。 https://youtu.be/f_Io0LXSIyQ #同濟會 #MGBOX #澎嘉南區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
    Like
    1
    · 0 Comments ·0 Shares ·3K Views ·9 Plays ·0 Reviews
  • 2025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臺南市長黃偉哲感謝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捐贈60萬元善款助臺南震災災民復原生活

    臺南市楠西區於今年初發生強震,造成多處老屋倒塌,災情嚴重,引發各界關注。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及澎嘉南區幹部22日前往市府拜會臺南市長黃偉哲,並捐贈新台幣60萬元善款,協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市議員王宣貿也到場表達關心。
    黃偉哲表示,0121地震波及範圍廣泛,導致生活重建期程拉長,市府已迅速完成超過2,000戶建築物的損壞評估,目前已有逾800戶領取補助。他強調,市府將持續傾聽災民需求,整合資源,全面推動重建工作與地方振興。
    對於同濟會的慷慨捐贈,黃偉哲表達誠摯感謝。他指出,國際同濟會長期關注社會弱勢,無論是災害當下或平時皆積極投入公益,此次台灣總會與澎嘉南區各分會共同捐贈善款,實為災民重建路上的一大助力。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總會長甄啓剛則指出,同濟會是一個以服務兒童與社區為宗旨的國際志工團體,曾多次獲內政部頒發「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金質獎。他強調,同濟會持續關心台南的發展與災後救援,未來若市府有任何需求,將義不容辭全力協助。
    社會局補充,截至4月15日止,市府「0121震災捐款專案」已募得逾5,000萬元,所有善款將透過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及監督委員會嚴格管理,專款專用於慰問金發放與危險建築物修繕,並依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對外公開捐款名冊,確保資源妥善運用於災民重建工作。

    #同濟會
    #MGBOX
    #澎嘉南區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
    🌸2025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臺南市長黃偉哲感謝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捐贈60萬元善款助臺南震災災民復原生活 臺南市楠西區於今年初發生強震,造成多處老屋倒塌,災情嚴重,引發各界關注。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及澎嘉南區幹部22日前往市府拜會臺南市長黃偉哲,並捐贈新台幣60萬元善款,協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市議員王宣貿也到場表達關心。 黃偉哲表示,0121地震波及範圍廣泛,導致生活重建期程拉長,市府已迅速完成超過2,000戶建築物的損壞評估,目前已有逾800戶領取補助。他強調,市府將持續傾聽災民需求,整合資源,全面推動重建工作與地方振興。 對於同濟會的慷慨捐贈,黃偉哲表達誠摯感謝。他指出,國際同濟會長期關注社會弱勢,無論是災害當下或平時皆積極投入公益,此次台灣總會與澎嘉南區各分會共同捐贈善款,實為災民重建路上的一大助力。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總會長甄啓剛則指出,同濟會是一個以服務兒童與社區為宗旨的國際志工團體,曾多次獲內政部頒發「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金質獎。他強調,同濟會持續關心台南的發展與災後救援,未來若市府有任何需求,將義不容辭全力協助。 社會局補充,截至4月15日止,市府「0121震災捐款專案」已募得逾5,000萬元,所有善款將透過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及監督委員會嚴格管理,專款專用於慰問金發放與危險建築物修繕,並依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對外公開捐款名冊,確保資源妥善運用於災民重建工作。 #同濟會 #MGBOX #澎嘉南區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
    Like
    2
    · 0 Comments ·0 Shares ·2K Views ·12 Plays ·0 Reviews
  • 2025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臺南市長黃偉哲感謝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捐贈60萬元善款助臺南震災災民復原生活

    臺南市楠西區於今年初發生強震,造成多處老屋倒塌,災情嚴重,引發各界關注。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及澎嘉南區幹部22日前往市府拜會臺南市長黃偉哲,並捐贈新台幣60萬元善款,協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市議員王宣貿也到場表達關心。
    黃偉哲表示,0121地震波及範圍廣泛,導致生活重建期程拉長,市府已迅速完成超過2,000戶建築物的損壞評估,目前已有逾800戶領取補助。他強調,市府將持續傾聽災民需求,整合資源,全面推動重建工作與地方振興。
    對於同濟會的慷慨捐贈,黃偉哲表達誠摯感謝。他指出,國際同濟會長期關注社會弱勢,無論是災害當下或平時皆積極投入公益,此次台灣總會與澎嘉南區各分會共同捐贈善款,實為災民重建路上的一大助力。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總會長甄啓剛則指出,同濟會是一個以服務兒童與社區為宗旨的國際志工團體,曾多次獲內政部頒發「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金質獎。他強調,同濟會持續關心台南的發展與災後救援,未來若市府有任何需求,將義不容辭全力協助。
    社會局補充,截至4月15日止,市府「0121震災捐款專案」已募得逾5,000萬元,所有善款將透過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及監督委員會嚴格管理,專款專用於慰問金發放與危險建築物修繕,並依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對外公開捐款名冊,確保資源妥善運用於災民重建工作。

    #同濟會
    #MGBOX
    #澎嘉南區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
    🌸2025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臺南市長黃偉哲感謝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 捐贈60萬元善款助臺南震災災民復原生活 臺南市楠西區於今年初發生強震,造成多處老屋倒塌,災情嚴重,引發各界關注。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及澎嘉南區幹部22日前往市府拜會臺南市長黃偉哲,並捐贈新台幣60萬元善款,協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市議員王宣貿也到場表達關心。 黃偉哲表示,0121地震波及範圍廣泛,導致生活重建期程拉長,市府已迅速完成超過2,000戶建築物的損壞評估,目前已有逾800戶領取補助。他強調,市府將持續傾聽災民需求,整合資源,全面推動重建工作與地方振興。 對於同濟會的慷慨捐贈,黃偉哲表達誠摯感謝。他指出,國際同濟會長期關注社會弱勢,無論是災害當下或平時皆積極投入公益,此次台灣總會與澎嘉南區各分會共同捐贈善款,實為災民重建路上的一大助力。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總會長甄啓剛則指出,同濟會是一個以服務兒童與社區為宗旨的國際志工團體,曾多次獲內政部頒發「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金質獎。他強調,同濟會持續關心台南的發展與災後救援,未來若市府有任何需求,將義不容辭全力協助。 社會局補充,截至4月15日止,市府「0121震災捐款專案」已募得逾5,000萬元,所有善款將透過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及監督委員會嚴格管理,專款專用於慰問金發放與危險建築物修繕,並依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對外公開捐款名冊,確保資源妥善運用於災民重建工作。 #同濟會 #MGBOX #澎嘉南區同濟會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
    Like
    2
    · 1 Comments ·0 Shares ·2K Views ·24 Plays ·0 Reviews
  • 《她,一個人撐起七個人的天》
    西拉雅會母親節送暖行動
    為最堅強的母親點燈
    文: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圖:西拉雅會 會長 洪金英
    114年5月11日,正值一年一度的母親節,當許多家庭歡聚慶祝時,西拉雅會洪金英會長與紀培心候任會長,踏上了一場別具意義的行動——「愛的腳步不停歇」送暖關懷,將母親節的祝福,送到一位真正堅強的母親手中。
    這位母親,一肩扛起七口之家的重擔。丈夫的大姐與其兩名子女皆患有精神障礙,長年需要照顧;婆婆歷經兩次中風,失去自理能力,目前已住進安養機構。原本是家庭主要照顧者的丈夫,也在今(114)年3月底突發中風、癱瘓臥床。家中還有兩名正在就學的孩子,一切的生活重擔,毫無預警地壓在她一人肩上。在多重困境中,她沒有倒下。她用盡所有力氣,繼續支撐這個家。
    得知消息後,西拉雅會迅速展開行動。洪金英會長特別感謝金唐殿慈善會榮譽會長吳學忠與監察人陳金鳳的即時通報,並表示,她不是超人,但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超越常人。台南市崑山科技大學校友會亦在第一時間熱情響應募款號召。眾志成城下,愛心捐款不僅迅速達標,甚至溫暖地超越預期。
    114年5月11日一早,洪金英會長與紀培心候任會長親自帶隊前往案主家中,除了物資與善款,更送上一份支持與尊重。他們傾聽她的心聲,感受她的堅韌,也傳達社會沒有遺忘她。不是只說:「母親節快樂」,更想用行動說:「妳很重要,妳不孤單。」,看著她一個人,撐起了七個人的生活。
    ,這不是超能力,而是無比堅韌的母愛。
    這場母親節送暖行動,不只是一次援助,更是一份深刻的敬意,也是為她點一盞燈,照亮她與家人的未來。在最艱困的日子裡,一位母親以柔弱之身,擋下生活所有風暴,撐住整個家庭。她或許沒有披風,卻是孩子與家人眼中真正的超人。因為,母親,不會飛,但她總在風雨來時,默默撐起全家的天。
    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西拉雅會用最真誠的行動向一位真正的母親致敬。她撐起的不只是家,還撐起了希望與愛的力量。
    愛,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持續行動的力量。這份愛,來自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也將在每一個需要的地方繼續傳遞下去。
    《她,一個人撐起七個人的天》 西拉雅會母親節送暖行動 為最堅強的母親點燈 文:同濟記者 / 木蘭會 蘇慧姍 圖:西拉雅會 會長 洪金英 114年5月11日,正值一年一度的母親節,當許多家庭歡聚慶祝時,西拉雅會洪金英會長與紀培心候任會長,踏上了一場別具意義的行動——「愛的腳步不停歇」送暖關懷,將母親節的祝福,送到一位真正堅強的母親手中。 這位母親,一肩扛起七口之家的重擔。丈夫的大姐與其兩名子女皆患有精神障礙,長年需要照顧;婆婆歷經兩次中風,失去自理能力,目前已住進安養機構。原本是家庭主要照顧者的丈夫,也在今(114)年3月底突發中風、癱瘓臥床。家中還有兩名正在就學的孩子,一切的生活重擔,毫無預警地壓在她一人肩上。在多重困境中,她沒有倒下。她用盡所有力氣,繼續支撐這個家。 得知消息後,西拉雅會迅速展開行動。洪金英會長特別感謝金唐殿慈善會榮譽會長吳學忠與監察人陳金鳳的即時通報,並表示,她不是超人,但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超越常人。台南市崑山科技大學校友會亦在第一時間熱情響應募款號召。眾志成城下,愛心捐款不僅迅速達標,甚至溫暖地超越預期。 114年5月11日一早,洪金英會長與紀培心候任會長親自帶隊前往案主家中,除了物資與善款,更送上一份支持與尊重。他們傾聽她的心聲,感受她的堅韌,也傳達社會沒有遺忘她。不是只說:「母親節快樂」,更想用行動說:「妳很重要,妳不孤單。」,看著她一個人,撐起了七個人的生活。 ,這不是超能力,而是無比堅韌的母愛。 這場母親節送暖行動,不只是一次援助,更是一份深刻的敬意,也是為她點一盞燈,照亮她與家人的未來。在最艱困的日子裡,一位母親以柔弱之身,擋下生活所有風暴,撐住整個家庭。她或許沒有披風,卻是孩子與家人眼中真正的超人。因為,母親,不會飛,但她總在風雨來時,默默撐起全家的天。 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西拉雅會用最真誠的行動向一位真正的母親致敬。她撐起的不只是家,還撐起了希望與愛的力量。 愛,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持續行動的力量。這份愛,來自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也將在每一個需要的地方繼續傳遞下去。
    0 Comments ·0 Shares ·664 Views ·0 Reviews
More Results
MGBOX https://magicbox.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