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記錄器在發生事故後,可快速還原現場、保護自己,因此逐漸成為不少駕駛人的標準配備。(圖/快譯通提供)

記者柯宗鑫/綜合報導

在台灣,每位駕駛人幾乎都有配備行車記錄器的習慣,從基本的單鏡頭,到現在主流的「前後雙鏡」、「WiFi連線」、「測速提醒」等功能日益齊備,不僅保護自己、還能還原事故現場,是保障行車權益不可或缺的利器。

近年來,「電子後視鏡型行車記錄器」異軍突起,以更大的螢幕、更廣的視野、更完整的前後影像同步錄影,逐漸受到消費者青睞。然而,在琳瑯滿目的市場中,你真的了解它的優點與潛在問題嗎?這篇文章將深入解析台灣現況及電子後視鏡後鏡頭的優缺點。

台灣電子後視鏡行車記錄器現況

與歐美地區不同,台灣的都市結構以狹窄街道、小巷與多雨氣候為主,加上越來越密集的「科技執法」與行人路權的強化,使得電子後視鏡行車記錄器不只是一種方便,而是越來越多車主的「必備需求」。

一般電子後視鏡行車紀錄器後鏡頭裝車內的三大優點:

優點一:安裝簡單快速、不需鑽孔拉線
車內安裝僅需將鏡頭固定在後擋風玻璃上(多使用3M雙面膠),無需拆保桿、鑽孔,整體施工時間短、不會破壞原車結構,對新車或租車族非常友善。

優點二:鏡頭免於風吹日曬雨淋、延長壽命
安裝在車內可避免風雨、灰塵與太陽直射所造成的老化問題,鏡頭更不容易生鏽、進水或鏡片泛黃,整體壽命與穩定性較佳。

優點三:不影響車輛原有美觀與線條
因為裝在車內,外觀幾乎看不見鏡頭,不會影響車尾外觀線條與流線設計,對注重車體設計或外觀一致性的車主來說,是較佳選擇。

但是也別忽略了一般電子後視鏡行錄器後鏡頭裝車內的幾個缺點:

缺點一:雨天起霧畫面容易模糊,
後鏡頭裝在車內(通常貼在後擋風玻璃內側),若沒有後雨刷更容易被霧氣、除霧線或雨水影響清晰度,特別是夜間或高速時更加危險。

缺點二:部分車款拍攝角度受限多
後鏡頭安裝在車內時,並非每款車都有適合鏡頭安裝的內部位置。如部分掀背車、小型房車或跑車後擋傾斜角度大,導致鏡頭無法平整貼附或拍攝角度不良,容易出現盲區或過度仰拍。

缺點三:後檔隔熱紙會影響畫質
許多車輛為了防曬與隱私,都會貼深色隔熱紙(如V-Kool、3M、FSK),這些隔熱膜會直接影響鏡頭拍攝進光量與畫面清晰度,尤其夜晚效果更差。

遇到上述這些情況,車主不妨可以考慮後鏡頭車外安裝的行錄器機種。一台畫質優異、夜視強、且後鏡頭可車外安裝的電子後視鏡行車記錄器,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 前後鏡頭至少4K/2K以上畫質
  2. 前後鏡頭搭載最新星光夜視2代感光元件 (夜視強化技術)
  3. 支援WiFi + APP (免插拔記憶卡)
  4. 支援GPS
  5. 後鏡頭可安裝車外 (如特斯拉新Model Y車款及其他電動車款)


查看更多推薦▼
https://sharpnews.tw/post/%E9%9B%BB%E5%AD%90%E5%BE%8C%E8%A6%96%E9%8F%A1%E8%A1%8C%E8%BB%8A%E8%A8%98%E9%8C%84%E5%99%A8%E7%99%BE%E7%99%BE%E6%AC%BE%EF%BC%81%E5%88%B0%E5%BA%95%E6%87%89%E8%A9%B2%E6%80%8E%E9%BA%BC%E9%81%B8%EF%BC%9F%E9%81%B8%E8%B3%BC%E9%97%9C%E9%8D%B5%E5%85%A8%E8%A7%A3%E6%9E%90